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原标题:陈一丹:互联网公益生态需共创
自2008年诞生以来,互联网公益在中国已经发展10年。指尖一点就能参与,灵活简便的方式点燃了公众的公益热情。例如,年度全民公益活动99公益日不仅频频刷屏,捐款人数和金额也逐年攀升。不过,损害公众信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互联网公益行业在焦虑和警醒中持续反思。
据了解,该组委会下设15家轮值机构和100家联席机构,将在未来一年里筹备、举办年度互联网公益峰会;举办年度行业评选活动、年度深度交流会等,建立公益行业评审机制;根据115家公益机构各自的能力特征,设立行业共建委员会、能力建设委员会、行业评奖委员会等,帮助行业打造共同标准;还将为公益组织成员提供政策、法律、互联网及财务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此前,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已经连续举办两届,被视为互联网公益领域的年度盛会。前两届峰会,均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陈一丹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由互联网行业、公益慈善等领域的企业和机构自愿以会员单位方式参与。
陈一丹认为,百余家公益机构共建互联网公益的行业规则,最终目的是共同建设透明、理性的公益生态。
除规则共建外,陈一丹还指出,透明、理性的公益生态还需要科技创新能力的帮助。未来,科技力量将在高效、真实和透明三个方面与公益慈善行业紧密融合。
此前,已有许多科技创新产品被用于公益慈善行动中。例如,京东公益平台与“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物资捐赠实现全流程的追溯;腾讯旗下人工智能系统“觅影”加入“爱肺计划”公益项目,为其提供早期肺癌的免费筛查。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表示,基金会与平台机构合作,提升信息化和大数据能力,将成为公益变革和社会创新的发动机。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也认为,在科技工具的助力下,更多公益项目得以被更多人看见,使公益项目可追踪、可协同、可共创。
结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益事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文章对我国“互联网+公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立足于“互联网+公益”的实际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监管、提高互联网公益组织专业化程度以及提高网民对“互联网+公益”项目的持续关注度等一系列解决对策。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