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要闻 > 巅峰对决!中国5G通信和美国太空“6G”通信

巅峰对决!中国5G通信和美国太空“6G”通信

  • A-
  • A+
来源:大地自由行 头条    2019-07-12
  • 分享

5G布网还未完成,美国就号称要开始研发6G……

一、美国6G进展。


频率和波长的关系


今年3月15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开放"Hz波(太赫兹波)" ,也就是可以用于6G的技术性频谱。据悉,该频谱的范围为95千兆赫(GHz)至3太赫兹(THz),主要用于实验使用,为工程师开展6G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提供支撑。

5月23日,美国“SPACE X”利用一枚“猎鹰9型运载火箭”,将其“星链计划”的首批60颗通信卫星送入太空。妄图证明美国仍然占据未来通信技术制高点的说法,开始在中国的网络上流传开来。

6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推特向外界宣布了一条重要消息,称美国将跳过5G,直接推行6G。


6G开始研究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Ted Rappaport一针见血的指出,美国政府此举就是为了保证美国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Ted Rappaport教授称,美国政府加速启动6G竞赛,有助于确保美国在未来几代无线通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二、美国有可能会跳过5G,直接过渡到6G。理由是:

1、5G所需要的那种地面大规模基建站适合人口密集的中国而不是美国。如果美国硬搞,会建设很多年、花很多钱才能完成,而那时已经落后于时代。


密集的基站

2、6G的特点是以卫星为基础组建互联网,而非光纤和基站。基建工作主要在太空完成,而且主要是卫星发射和部署工作。由于美国是航天强国,深空探测、遥感、操控技术都很发达,可重复火箭技术日趋成熟,芯片技术先进,美国直接过渡到6G反而相对容易。


跳过5G,上6G

3、太空组网分为高轨道卫星和低轨道卫星。实际上目前波音的太阳能无人机已经相当成熟,可以全年不间断飞行,取代低轨道卫星。又由于地球大气层1万2千米以上就已经没有雨雪雾霾等天气变化的干扰,高轨道卫星之间和高轨道与无人机之间的通讯可以采用可见光激光,而无人机跟地面之间用无线电波。


太空通信

4、美国人很清楚,封杀华为根本不可能,只有弯道超车,在6G直接完成超越,才能重新获得不对称优势。6G不再是地面通信,而是太空地面立体通信。美国现在拥有一定的综合优势,并开始了布局。华为不具备太空能力,我国6G研究也是刚刚起步,太空综合能力目前还弱于美国。美国要的就是时间差。不过就目前研究现状看,6G还在起步阶段,刚刚开始研究,甚至没有清晰的概念定义,其关键技术仍在摸索之中。


6G关键技术未突破

三、6G技术有多先进。

其实关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每一代都相较于前代而言,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就像5G相比于4G而言,传输速度由最高1G每秒提高到了最高10G每秒,整整提升了10倍。而6G技术理论下载速度是每秒1TB,相较于10G/s而言的5G,是它的100倍。而且在网络延迟方面,6G也会相较于之前更稳定,延迟更低。所以6G并不是简单的5G的提升而已,而是更高层次的一个突破,真正进入了万物互联时代。


VR技术


万物互联

四、中国5G和美国太空“6G”到底谁才是未来之星?

从技术的发展看,6G在未来几年可能在技术上会有所突破,但有需求才有技术。5G的技术指标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满足大部分行业的需求;6G距离应用部署为时尚远,可以说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

如果我们换个思维方式,把5G通信技术与太空“6G"结合在一起,真正无缝接入全世界的6G网络则将诞生。实事上,在6G技术的前沿探讨阶段,中国科技部已经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列入了"5G/6G融合的卫星通信技术研究与原理验证"这一课题,和5G网络必将铺开一样,低轨卫星组网时代的到来也将无法阻挡,至于把5G通信技术和太空"6G"放在对抗位置硬要分出个高下,那至多只能吸引眼球,对于建立通信体系优势,乃至于确立未来世界通信标准"新边疆"毫无帮助。


5G通信技术


中国已着手研究6G通信技术


(编辑:丨本文链接:https://www.isz.org.cn/news/4/3/10065.html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创会精神: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互联网应用在中国、中国互联网看深圳(2014年2月初注册isz.org.cn)我们带领深圳企业一起走向全中国、一起走向全世界!!!
更多学习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学会》公众号

欢迎加入学会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成为会员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