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日前,工信部通报下架90款侵害用户权益App,涉天涯社区、大麦、脉脉等。这次通报下架的App,涉及的侵害行为大多集中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或者过度索取权限等方面。换句话说,违规行为都与侵犯用户隐私有关。
隐私既不“隐”也不“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痼疾之一。事实上,这些年来,相关部门对App侵权行为的治理不可谓不重视。2019年11月,工信部正式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活动。截至2021年1月26日,工信部已检测过62万款App,责令2234款违规App整改。
然而,即使这样,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仍然没有得到根治,有些企业在同一App的不同版本中反复出现同类问题,还有些企业在被通报后仍然无动于衷,不能完成整改,导致产品下架。
那么,是什么给了这些互联网企业“屡教不改”的胆子?事实上,这与互联网的特性有关。网络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而用户数据更是有待开发的“宝藏”。仅靠企业自律,显然无法有效管住过度收集、使用信息的手。一些不法App甚至通过过度索权,形成个人信息黑产。
另一方面,网络服务与传统服务不同,这是一种建立在复杂技术之上的服务。用户难以了解背后的技术原理,甚至难以掌握自己透露了哪些个人信息。因此,用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严重不对等的,很难通过用户维权的方式平衡双方利益。
那么,这就更要求监管部门细化游戏规则,提升监管能力,让互联网企业行为从“有人管”变成“有效管”。为此,相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完善管理政策和标准。国家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已于5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范了地图导航、网络约车、网络购物等39类应用程序个人信用收集活动。今年4月,工信部表示,将在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发布《App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组织制定系列行业标准,为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提供政策和标准支撑。
这一系列规范的出台,必将细化、落实App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让“知情同意”“最小必要”两项重要原则落到实处,让App开发运营拨开侵权迷雾,日渐透明有序。(文丨土土绒)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