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要闻 > 奶茶江湖,何以“冰火两重天”?

奶茶江湖,何以“冰火两重天”?

  • A-
  • A+
来源:人民网    2021-07-14
  • 分享

你最近喝奶茶了吗?如今,不管是惬意的午后,还是烦闷的加班,不管是朋友们的聚会,还是一个人的消遣,奶茶似乎已经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标配。但一些有心人发现,家门口的奶茶店一直换了又换,热门的奶茶品牌总是一杯难求,热热闹闹的奶茶江湖何以“冰火两重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奶茶是一门看似稳赚不赔的生意。一方面,中国的饮茶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直到今天已成为中式饮品的一个象征,培育了饮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泡茶,奶茶在口感和味道上满足了更多需求,在“茶叶+牛奶”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可能。据统计,我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超八成新式茶饮消费者每周至少购买一次。传统和潮流的叠加、生产和消费的互动,共同造就了一块诱人的市场蛋糕。

然而,在奶茶江湖安身立命乃至开宗立派,没有谁敢打包票能成功。并不高的门槛,无法阻挡蜂拥而至的入场者。不难发现,从大城市的摩登大楼,到小县城的街头巷尾,奶茶店近些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不少从未听过的品牌化身为热门的创业项目,一些早期的“老玩家”成功跻身资本和市场的宠儿。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中国茶饮企业总数已经超过30万家。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截至去年停止营业的茶饮企业也超过13万家,占茶饮行业企业总数的43%。入局者多,出局者也不少,成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客观来说,紧缺的市场吸引充沛的供给,市场的饱和淘汰落后的产能,这是基本的市场规律。一条不长的商业街上,坐落着七八家大同小异的奶茶店;一杯刚研制出来的新品,没过多久便被模仿“烂大街”……一拥而上,很有可能带来无序的市场竞争、过度的生产供给,再赚钱的生意也有可能一地鸡毛。更何况,茶饮行业竞争压力大,行业存活率低,再加上头部品牌迅速扩张,马太效应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市场的火热,还是商家的进退,都是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不必也无需过分担忧。

只不过,尽管哪一家店能存活下来很难界定,哪一个品牌能火也无人可以预言,但总有一些共识显而易见。曾经,俘获消费者味蕾的是奶茶的“甜”:加水果、加芝士奶盖、加雪糕,甚至加面包、加糯米……丰富的用料让人诧异:这是喝茶还是喝粥?如今,打动消费者的很有可能是“健康”:植物基、0卡、低糖等奶茶新品层出不穷,各种组合搭配让人脑洞大开。这是消费观念的嬗变,也是消费潮流的涌动。只有关注市场、保持敏锐,做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抓住商机、赢得未来。

还要看到,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奶茶也不仅仅是为了啜一口甜。“没有什么烦恼是一杯奶茶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社交网络上,类似的话语比比皆是。一杯奶茶,正在被赋予更多属性和内涵。或许是聚会同好的快乐,或许是“奶茶自由”的满足,又或是朋友圈里的追赶潮流……正因如此,有的奶茶店在产品研发之外,在商铺装潢上花心思、在顾客社交上出点子,取得了意外的收获。由此对网友的话更有体会:吸引你的不是奶茶店的那杯奶茶,而是那个和你一起喝奶茶的人。

当然,更要守住底线和红线。有的连锁品牌收取加盟费后就撒手不管,有的盗版奶茶以假乱真,还有的不知名奶茶找明星背书却诈骗跑路……即便是某些头部品牌,也曾接连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损耗消费者信心。必须要认识到,入局奶茶并不是万能的“财富密码”,盲目跟风更是无法制胜。不管规模大小,想要站稳脚跟,还是得用心经营,在品质安全、产品研发、品牌口碑等方面多下功夫。

打造风格鲜明的高颜值店铺,引入烘焙等多元化产品,开发文创等限量周边……现如今,开好一家奶茶店的“花招”越来越多。未来,奶茶和奶茶店还会延展出怎样的想象空间,续写什么新故事?不妨且喝且期待。

 

这正是:

奶茶江湖,谁主沉浮?

生活时苦,来一杯不?

 责编|翟巧红     编辑|姜越

 人民日报评论 文:管璇悦

 

  • 分享
关键词:奶茶 茶饮业 人民网 
(编辑:丨本文链接:https://www.isz.org.cn/news/4/3/11801.html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创会精神: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互联网应用在中国、中国互联网看深圳(2014年2月初注册isz.org.cn)我们带领深圳企业一起走向全中国、一起走向全世界!!!
更多学习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学会》公众号

欢迎加入学会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成为会员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