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研究 > 如果有其他选择,可能1/5中国消费者乐意放弃拥有私家车

如果有其他选择,可能1/5中国消费者乐意放弃拥有私家车

  • A-
  • A+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2017-12-05
  • 分享

上海2017年12月4日电 /美通社/ -- 随着越来越多便捷出行方式的涌现,拥有私家车将不是消费者的必然选择。近日发布的J.D. Power(君迪)中国消费者打车软件使用情况调查显示,若有其他更好选择,19%受访者表示“一定愿意”放弃拥有一辆车,另有51% 表示“可能愿意”放弃拥有车辆。

19%的中国消费者 “一定愿意” 和51%的中国消费者“可能愿意”放弃拥有车辆,数据来源:2017 J.D. Power 中国消费者打车软件使用情况调查

调查还发现,85%的消费者对今天的出行方式比3年前更为满意。方便快捷(82%)、App操作效率高(48%)和提前预约/减少等待时间(44%)是消费者对滴滴出行之类打车软件最满意的地方。但他们对打车软件也有一些不满意之处,例如个人信息的暴露(57%)、老年人和其他不使用打车软件的人群打不到车(53%)、人身安全无保障(38%)、定价高(26%)和行业垄断(26%)。

消费者对打车软件的三大不满意之处分别是个人信息的暴露、特殊人群打车难和人身安全无保障,数据来源:2017 J.D. Power中国消费者打车软件使用情况调查

出行方式的多元化趋势使得消费者驾驶和乘坐私家车出行的意愿降低。只有约三成(32%)受访者明确表示未来将继续选择乘坐/驾驶私家车出行。32%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另有29%的消费者倾向于使用打车软件。

32%的受访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数据来源:2017 J.D. Power 中国消费者打车软件使用情况调查

J.D. Power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乔杰(Jacob George)表示:“打车软件以及各种形式的共享出行方式,将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拥车模式 -- 消费者只需车辆的使用权,而无需拥有权,这将对未来的汽车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是发展自己的租车业务?还是设计与生产适合共享出行平台的车辆?抑或是自己做平台……尽管共享出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车销售,但汽车厂商仍然有机会从中发现机遇。”

该研究的其他发现:

尽管消费者使用打车软件的频率较高,但他们对打车软件的推荐意愿不高。只有35%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向亲友推荐,31%的消费者表示不愿意向亲友推荐,另有34%的消费者推荐态度中立。消费者对打车软件推荐意愿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使打车费越来越高”?、?“对安全保障方面存在担忧”?、?“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中国消费者希望打车软件多关注弱势群体。80%的中国消费者期待打车软件能适用于老人和学生等特殊人群,另有47%的消费者希望打车软件能提供机票和车票订购等打车服务之外的功能,甚至希望打车软件开发出适用于海外出行的功能(32%)。

  • 分享
关键词:
(编辑:丨本文链接:https://www.isz.org.cn/news/6/1/3754.html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创会精神: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互联网应用在中国、中国互联网看深圳(2014年2月初注册isz.org.cn)我们带领深圳企业一起走向全中国、一起走向全世界!!!
更多学习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学会》公众号

欢迎加入学会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成为会员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