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要闻 > 行业快讯 > 短视频风口下,路如何走?

短视频风口下,路如何走?

  • A-
  • A+
来源:品途网    2017-09-16
  • 分享

短视频走到当前阶段,不难发现分层化,一方面是基于体量的维度,诸如今日头条、 快手、秒拍等头部产品;另一方面是属性的维度,PGC与PGC、有用和有趣、付费与非付费等等,交集多/模块化也明显。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探索当前短视频行业情况。


一、短视频的萌芽



      前几天看到,在天时(4G、5G)、地利(采集、处理、传播)、人和(规模、需求、认知)的大前提下,短视频的出现就如媒介的变革一样,从文字、图文、到视频,但当时视频解决的只是习惯时间、体系化的时间;图文是更多的表达形式,而如今短视频正在逐步扩大其影响力。


在短视频的发展的过程中,用户、内容和商业化三者是基础;而从当前的互联网产品追求的状态来说,工具属性、社交(区)属性、内容属性三者也似乎不可缺。

也有人提到短视频的焦虑,短视频本身没有焦虑,短视频的价值比直播、图文都大;焦虑的是那些入了局缺难以快速破局的产品。

对直播而言,说白了,没有那么多东西值得直播;还在如此高的带宽费用下。但短视频不同,内容交互性更强,用户感染力更深刻,内容质量沉淀更高;内容领域更宽广;碎片化娱乐消遣;开放型生态结合(电商、内容付费、品牌等);社区属性圈子文化更强等等。相对于直播和图文,,短视频无论从UGC/PGC内容、还是从社群属性上,投资价值都十分大。

所以在当前的资本热度、市场选择下,自然而然出现了诸多短视频头部产品,但这些产品背后往往基因不同、属性不同、特征不同;但追求的似乎都大同小异,并且也值得不同角度分析。


二、短视频现状



      拿短视频社区来说,对于社区的概念是 内容和关系。内容,诸如垂直领域的深入挖掘,原创视频达人的培养,定位清晰的产品调性;而关系,便是社交ID属性;圈子属性;活跃互动的社区运营。


在此笔者选取几个较为知名的产品,选取以下几项进行对比发现:

1)今日头条,有流量,但缺少社交ID,工具类应用属性较强;闭环很难形成。但也在通过UGC形式加强其互动性、社区属性。

2)快手,有流量,但圈子属性不高,群体较多;UGC门槛低,交互性高。快手不同群体间的碰撞,其实是好事;既有精神上的农家乐消费、也有认识上的边界拓展。

3)美拍,内容有调性,领域够深入,从用户来说,更多聚焦在女性用户,相对来说,流量比不过前两者,但破局有望。

4)抖音/晃咖/MUSE,内容有调性,但略显单一,UGC难度稍高,对用户来说,娱乐消遣大于制造娱乐。如何持续、延续激情,值得思考。

5)等等其他产品

而从产品上来说,离不开PGC\UGC等形式,一部分官方/公司/团队联合生产,通过购买版权视频,进行二次创作,形成段视频合集,投放平台。诸如匹肤/飞碟说/历史纪录片/玩疯了这类视频资源;或者通过个人拍摄,网红IP等,通过接地气的大牛,和关注方向相关的内容创作者进行创作。

从模块上来说,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有用:分模块:收费;诸如历史/地理/科学/美妆/职场/创业/生活/情感/时尚搭配/健康健身等模块

2)有料:免费/收费都有;更多和时事/社会热点等时效性较强的短视频;诸如名人短评(军事/政治/政策)

3)有趣 :分模块;免费,吸引流量:音乐(借鉴网易云短视频音乐)/ 舞蹈/逗乐(抖音这类)等等。诸如卡卡/抖音等类型的小视频。

4)有调:诸如想二更、一条类平台,但这类平台似乎有点飘,视频的角度是俯瞰,能否真正走入人心可能需要时间验证。

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头部产品,仍然集中大部分的初创企业以及不断沉淀积累的幼儿群体,集中在10-70万之间用户量的不少。这类客户,守正出奇是不得不做的事儿,不然生存太难。


三、踏入短视频的半只脚



从短视频初步上线到现在,时光荏苒,这期间短视频行业发生诸多事件、也进化诸多。


根据这些流变,可以看到未来的短视频行业,一定会有几个特征:

1、专业化生产

未来1-2年会产生一部分PGC巨头;而UGC产品仍然会存在,作为游戏的参与方。未来的短视频,内容多、内核齐、质量高是主要方向,就像全民直播这般不靠谱,一样,UGC自然也会从热度趋于平淡,而视频内容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个痛点所产生,这种特质也注定其PGC的场景;内容多的概念在于在内核统一的领域下,不断深入直至渗透,并且这类产品思维在国外已经得到极大验证,并催生出IP头部。而UGC的更健康常用的场景可能是回归生活,记录生活之类的轻生活概念。

2、行业大渗透

运营商的调价、5G时代的到来,视频流量成本正越来越小;基于视频的交互性、丰富性、功能性,视频必定会在所有行业的图片领域以燎原之势铺开,接下来便是短视频+时代;这种视频+并非是视频的简单堆叠,短视频的“短”字在这其中尤其重要,短视频的更轻、更快、更有效、更碎片是渗透进各行业的潜在要求。

3、富美学形式

从短视频出现,到有趣、有料、有用;最后依据这三者入口,最终会回归富有美学形式的作品内容上;其主要表现就是在质量上的提升。前面提到质量高、内核齐,痛点的解决是基于功能性,即使是情感系输出也有其满足情感的需求。

只要用户认知有差异,有趣依旧是不会没落;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城市人精神上的农家乐般的消费、对应用户认识的边际开拓。但谁先在这期间,积淀下优质内容,谁就能在内容风向有所变化时把握主动性。不得不思考的一件事是,过度消费娱乐(尤其是短视频为主)我们还需要什么?

4、视频智能化

视频内容的智能化,能够对整个视频内容行业来次刷新、过滤。内容的智能是不仅针对公司、用户而言,结合AI,当AI都能解析视频场景内容的时候,不仅运营成本会降低,也会更具针对性、个性化、有效性。能够通过智能来实现视频的内容分析,这对整个视频内容行业都是一次极大的加成。

对于当前的短视频行业的启示便是,如何更有效的拿到资源?如何更有效的做行业视频+?如何从美学意义上去解构、重构视频内容?如何实现视频的智能化?等等


四、初创者如何迈开另一只脚?



对于视频企业来说,几点也会逐步变得重要,如何规模化的运作达到成本最优?如何掌握渠道的主动性?以视频内容切入后是否构建线上线下闭环?等等


通过对各个视频平台的观察,笔者认为走头部产品的路,复制不易;走自己的路,探索难。而一些思想,却可以去尝试。

1、社群思维,设想我这个app,是否将来会往社群方向去发展靠拢?甚至从社群专向平台。如果一开始就有这种设想,那在前期设计上,也必须融入社群思维,当前的我如何做才能支撑这种进化?不少的例子便是针对一部分特征用户,并切入进去。打比方说,针对大学生,能否以校园生活(各种高曝光度比赛、脱单墙、微电影等等)切入进去;针对视频照片爱好群体,能否以新兴电影资源、电影节资源等等切入进去;甚至是视频问答等方式等等,最主要的即通过切入点获取用户成本可能更低、种子用户粘性更足,类似译学馆类垂直产品,通过众译模式切入,打造强粘性社区及产品IP;以大学生活、资讯、视频切入的橡视频,虽处在起步阶段,但可拓展性很强、落地性好。

2、爆款思维。类似于得到、读书会等内容付费平台,借鉴爆款思维,无论从视频质量上,还是从视频类别上,都要先有这种爆款思想,如果我是用户,是否会喜欢;身边的都是用户,又如何看,爆款思维要么是经过长时间验证,要么就是必须走进用户群体中间。

3、渠道下沉。这个渠道下层并非指的是内容获取的渠道,而是指用户获取的渠道。诸如盒子鱼通过课件的制作把用户获取渠道从线上转到线下,线下的接触引起关注,再引流;再如花椒短视频,将线上的视频下沉到航班上,对航班强大的客流进行引导,而航班上的用户与其用户群体的画像也更加吻合等等;如何通过渠道的下沉获取用户,而如何下沉、沉到什么场景、如何去融合跨界值得深思。

短视频的故事还在继续,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领域都才开始,至于如何发展,后续再看。


(编辑:丨本文链接:https://www.isz.org.cn/news/9/1/1946.html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创会精神: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互联网应用在中国、中国互联网看深圳(2014年2月初注册isz.org.cn)我们带领深圳企业一起走向全中国、一起走向全世界!!!
更多学习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学会》公众号

欢迎加入学会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成为会员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