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日前,自媒体行业的两条新闻倍受关注。一条是拥有981个微信公众号、超过2.4亿粉丝的某新媒体公司,以38亿元被全资收购;另一条则是两个自媒体“大号”因推送不当失范文章和视频,先后被相关部门约谈并要求整改。
有人“火”了,有人“凉”了。结果不同,但背后似乎都写着两个字:流量。
自媒体行业具有典型的流量驱动特征。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更多关注,意味着潜在商业价值;但一味追求流量,甚至不惜违规突破底线,就会陷入“流量陷阱”、不可自拔。
如何正视流量价值,远离流量陷阱?这已成为关乎自媒体人生存和行业良性发展的一道现实命题。
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从业人数超过300万,而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钱途”可观诱人,却充满激烈竞争。数据显示,接近80%的智能手机用户高频关注或置顶的微信公众号不超过5个。在“流量即收益”的互联网盈利模式下,一些自媒体账号囿于流量变现规则下的“生存焦虑”,自觉不自觉被“10万+”阅读量裹挟,将吸引关注、获取流量视为“头等大事”。一些自媒体账号执迷流量、热衷追逐所谓“爆款”,毫无底线地蹭热点、肆无忌惮地洗稿,用惊悚标题吸引眼球,用煽动词语遮掩真相。
当流量完全沦为生意,甚至成为内容创作的唯一驱动,失控难以避免。无论是刷量掺水,还是内容低俗,其意图无非是博人眼球、博取流量。
分贝再高,嘘声终究是嘘声;流量再大,糟粕依然难成精品。突破底线、一味媚俗引来的流量,是短视的,也是短时的,难以为继、不可持续。自媒体行业的竞争核心归根到底还是内容创作。
自媒体虽区别于真正意义的媒体,但如今不少产业化大号拥有的粉丝动辄以万计,其影响力已丝毫不亚于媒体。自媒体的“自”也是自律。如果任性而为甚至逾越底线,一时的流量狂欢只会侵蚀口碑,最终令自己陷入生存困境。
对于身处其中的自媒体人而言,停下来冷静思考流量的真正内涵和意义,或许比一股脑追着热点写爆款、挤破脑袋拼出位更有价值,也更为紧迫。碎片化、数字化阅读时代,作为内容生产者的自媒体人,与其幻想从流量狂欢的“魔术帽”不断扯出彩带,倒不如回归媒体本质,尊重事实而非传播虚假,独立思考而非执迷盲从,理性判断而非冲动偏激,守住法律边界和道德底线,让优质内容创作变成有意义的流量、可持续的流量。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