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今年以来,种种迹象表示,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巨头正步入开放的深水区,而蚂蚁金服将其在金融领域的探索称作科技能力的“试验田”。伴随着外界眼中这些科技企业“去金融化”操作的,还有一系列疑问等待解答:持牌与科技公司的定位是否相悖,强调科技是为了规避监管,开放过程中又有哪些“能”与“不能”。
“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并不代表说,我们就要回避监管。试验田要不要被监管?当然要。”5月27日,蚂蚁金服相关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科技公司不代表要回避监管”
经过一轮技术打磨后,越来越多金融科技企业开始强调“科技”定位,纷纷向金融机构抛出橄榄枝。在外界看来,不少头部企业甚至已经囊括支付、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及保险牌照,此刻颇具“去金融化”的操作,似乎是在规避监管。
“取名时为什么叫蚂蚁金服?因为我们做的是服务业,要把焦点放在‘服’上。几年下来,大家还是在盯着‘金’。”上述高管对记者表示,蚂蚁的角色从来就不是金融机构,而是一家科技公司,但并不代表蚂蚁要回避监管。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开放日蚂蚁就提出“互联网推进器”计划:五年时间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能力,去帮助超过一千家金融机构。截至目前,蚂蚁金服在保险、基金、消费金融等方面均已实现开放。此外,京东金融、腾讯金融和度小满金融也在与不同领域的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强调AI、技术等方面能力的输出。
针对科技公司持有多项金融牌照的行业现状,上述高管打了个比方,“因为服务的领域之一是金融机构,金融是一个强监管的领域。我们没有办法拿金融机构当小白鼠,只能找一些自有的场景去锤炼、去沉淀我们的技术。”那么,这些“试验田”是否需要监管?他坦率地说,“当然要。”
实际上,对于金融科技监管的话题,业内和监管层也研究多时。去年底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便表示,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借鉴监管沙盒、监管科技等新理念,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创新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让金融科技创新“走得动、行得通、做得正”。另一方面,要按照“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所有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的基本原则,让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看得到、穿得透、管得住”。
开放为“能力互补”及打破信息孤岛
在BATJ向金融机构进行技术开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结对子”、“抱团”等质疑。“技术开放不是一次性买卖”,对于开放的价值,蚂蚁金服副CTO胡喜认为,与金融机构合作不是为了把一个技术输出而输出,也不是把技术当产品卖出去就完事了,而是和金融机构一起提升能力,更好地服务客户。
至于开放的节奏,去年6月份,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曾宣布,“蚂蚁金服将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能力,成熟一个,对外开放一个。”
对开放的领域、程度不设限,又有哪些边界需要保持清醒?在网商银行行长黄浩看来,开放不是一方对一方的赋能,而是和金融机构的一种相互成全,“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儿。”开放,一为能力互补,二为打破信息孤岛。蚂蚁金服方面表示,只做面向小微的领域,专注面向小微企业、小微消费者的技术。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认为,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各有所长,科技在金融业的变革中越来越重要,通过合作能够加速科技在金融业的应用,促进金融向更高效和更普惠的方向发展,对我国金融业加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企业开放技术的同时,银行等传统机构也没有放弃对金融科技的探索。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何大勇此前判断,金融、科技之间的关系会经历另一个阶段,金融跟科技之间相对有序的各自重新定位。金融的本质是在于专业,对风险的敬畏,科技最主要的力量在于便捷和效率。“将来很可能是这样一种生态,跟专业化有关的东西回到了金融企业,跟便捷和效率有关的东西回到了科技企业。”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