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2018年7月12日上午9时27分 ,原本应该安静、庄重的香港交易所大厅,满满当当地塞进了五六百人,人声鼎沸,摄影机林立,一起层层簇拥围绕着中间4只并排的小锣,旁边站着8家公司的CEO,每两人一只锣,每人手上都拿着一只锣槌。几分钟后,主持人一声令下,八槌挥动,四锣齐奏,“当当当当”的声音回响,发出了比几天前小米雷军敲的那只特大号大锣更加响亮的声音。
内地和香港的证券业界将会长久记得这一天——同日上市公司太多,锣都不够用了。
在港交所放宽上市准则后,港股市场迎来了最凶猛的上市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9家中资公司登陆港交所,这些占IPO总量不到两成的中资公司创造了高达361亿港元的募资总额,占上半年港股募资总额的72%。与IPO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港股今年百多家新上市公司中,破发率接近85%,被称为“新经济五剑客”中的易鑫集团、雷蛇目前股价较发行价均已“腰斩”。大洋彼岸的美股市场也十分热闹,今年已有B站、爱奇艺、虎牙直播、优信等中概股赴美上市。
上市给投资“找下家”
回顾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有过两波上市潮。第一波是2000年前后,以门户网站和携程等为代表的信息匹配型互联网企业;第二波是互联网跟传统商业结合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而最新的第三波上市潮,是始于2017年下半年,互联网保险众安在线,腾讯旗下阅文集团和易鑫集团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搜狗登陆纽交所等;到今年,粗略统计已有包括美团点评、爱奇艺、平安好医生、同程艺龙、猎聘等在内数十家互联网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奔赴二级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上旬,除了已上市或处在上市前夕的中资股,目前港股市场上,正在接受聆讯的中资股数量已进一步增至近60家,其中互联网公司占比不少。
某基金人士表示,近期互联网公司密集上市,主要是因为互联网公司背后投资主体的存续期集中到期,需要通过IPO或转让实现退出,目前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及其大股东没有相应的回购能力,投资方转而寻求通过IPO实现退出。
水到渠成的浪潮
仔细研究这批企业会发现,它们大部分成立于2010年左右,也就是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的阶段。但也有像拼多多、映客、虎牙、斗鱼、沪江教育、趣头条等在2015年之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在不超过三年的时间取得的成绩远超之前互联网发展的任何一个进程。
在创投圈,大家一般会把3年、7年当作一个槛。公司IPO后,一些老的基金会择机退出,才有资金投资下一轮的公司,并掀起新一轮的创投热潮。而在企业方,有分析人士认为,业务做到第7年,可能正面临自有市场遇到瓶颈,又没有找到能够快速增长新市场,团队很容易军心涣散,这个时候,把上市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其实,这些企业大部分在2015年的时候,受乐视、暴风股价的感召,都曾有冲刺A股的打算。在A股门票难拿的情况下,境外上市成了早期入股风投退出和维持生存的最好方式。
7月12日,映客CEO奉佑生在敲钟前一刻对记者说道,“创业九死一生,上市水到渠成。”
映客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也在当天表示,互联网公司上市潮刚刚开始。“过去五年,中国市场投了这么多钱下去,孵化了这么多企业,现在逐步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切水到渠成。现在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资金紧张与同股不同权
互联网企业在香港和海外上市潮的另一个隐藏原因可能是行业流传已久的一级市场资金紧张问题。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VC/PE完成募资规模仅110.3亿美元,同比下降74.85%,达到近一年来的最低值。
高派信息CEO余德指出,在2015年很多母基金都募不齐,更不用说执行基金了,投资机构处于没钱的状态。当然,中国整体经济在去杠杆,在M2的角度,它整个程度上是缩减,资金紧张的状态更加明显了。
朱啸虎在谈到市场上“资本寒冬”的说法时表示,“短期内的起伏很正常。目前整个市场正在洗牌,三四线基金是越来越缺钱了,但是一线基金的钱还是有很多,未来行业会越来越集中化。”
相比美国纳斯达克处在历史高位的势能,香港市场的传统优势是挂牌门槛低,特别是自今年4月30日起,港交所正式接受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采取同股不同权双重架构及寻求第二地上市的企业赴港挂牌上市,为相关公司扫清了“障碍”。
此外,美股上市费用高昂,文化、语言以及法律也存在差异,不太容易理解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故事。而港股市场是全球成熟资本市场之一,资金进出自由。拟上市公司在港股IPO无需排队,定价不受干预,没有融资金额的限制,一些新经济明星企业还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的估值溢价。有港股投资人士总结说,从以往经验来看,新股的首发市盈率水平整体高于恒生指数的市盈率水平,这意味着这是个“喜新厌旧”的资本市场。
德勤最新分析显示,2018年下半年,香港市场将有最少5只、每只融资额最少100亿港元的新股,以新经济模型运作并与金融服务、科技和消费行业相关的企业登场。
延伸
“破发”魔咒存在吗?
因为港股没有市盈率限制,亏损企业也可以上市,加上没有涨跌幅限制,导致很多定价偏高的公司上市后即出现破发的尴尬。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登陆港股的中资股数量已达22只,其中有11只股票(含小米)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占比50.0%。而今年以来在港股市场遭遇破发的股票数量达15只,占比68.18%。
华峰资本CEO陈挺峰认为,破发跟市盈率高也有关系,与内地股市不同,港股80%为机构投资者,20%为散户,而机构投资者最看重的是现金流,对待公司的市盈率和估值也相对理性。
日前,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回应说:“近期新股的破发是由市场的两方——供应方和需求方互相博弈出来的价格,仍然反映了市场正常的买卖关系。”
于是,调低发行价,用“地板价”和“良心价”上市,成为最新一波赴港上市公司的集体选择。积极运营小米打新的富途证券CEO邬必伟表示,目前港股市场实际上处于熊市当中,上市公司为了发行成功自然要调低发行价。“大家希望能快速上市,把钱融到,把上市地位确定,后面再看其他的融资机会。”
映客奉佑生也对记者表示,“其实是我们刻意调低的,本着发行厚道的价格,认为投资者会用脚投票,希望能打破一个破发的魔咒,不要让大家以为我们是跑来割韭菜的。”
余德表示,从公司层面看,这一波IPO的企业,尽管还没有挣钱,但是交易闭环都已经建立,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和战略。一旦上市了,融资通道自然会打开,这样就可以在二级市场直接募资,而不是只依靠基金。上市是一个利器,企业一边也在抓紧做盈利、把控节奏。
7月12日同时挂牌上市的8家企业中,首日股价表现为六涨一跌一平,映客涨幅一度突破40%,但高开低走,收盘涨10.39%;而齐屹科技收盘跌幅为7.01%,成8家企业中首日破发的唯一一家,英恒科技平盘。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