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要闻 > 行业快讯 > 蚂蚁、京东、滴滴、美团……巨头们的网络互助

蚂蚁、京东、滴滴、美团……巨头们的网络互助

  • A-
  • A+
来源:零壹财经    2019-08-05
  • 分享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澄子

商业价值在前,互联网巨头们争相布局网络互助;社会价值之下,网络互助也向平台经营者提出了多重考验。背靠大平台的优势,巨头们能否带领行业走向另一波繁荣?

2018年下半年以来,网络互助计划这一赛道很是热闹。在“相互宝”高调入场后,网络互助再次广为人知,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京东、滴滴、苏宁、奇虎360、美团相继来到,网络互助计划因其天然的流量集聚属性以及作为切入保险赛道的绝佳入口,对互联网巨头们展现出巨大吸引力,六家互联网巨头企业先后入局,行业未来可能的蜕变让人期待。

自诞生以来,经历过高潮和低谷,网络互助因为监管的不明朗以及平台经营中容易出现违法环节,受到不少争议,强大如蚂蚁金服,旗下相互宝在过去几个月的运营中也是争议频现。网络互助诱人的商业效益之外,也向平台经营者们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未来,巨头们凭借自身已有的优势,是否能将网络互助带向另一波繁荣?

第一部分:为什么是网络互助?

从2018年10月蚂蚁金服上线相互宝(彼时叫“相互保”,后来发起方之一的信美相互被监管“约谈惩处”,之后改名相互宝。)以来,到了2019年6月,奇虎360宣布测试网络互助产品360互助,之后,美团也上线了网络互助产品。在9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六家互联网巨头先后入局网络互助(具体情况见表3),是什么将他们吸引到来?

在我国,网络互助并不是新鲜事物,2011年,国内首家网络互助平台——康爱公社诞生之后,在国家鼓励保险行业提速发展的政策之下,网络互助吸引了众多玩家,加上资本助推,互助行业在2016年的迎来发展高潮。之后由于监管、商业模式和信任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一直处于低调发展中,直到2018年底蚂蚁金服的入局,借助互联网巨头的传播效应让网络互助再一次进入到大众视野。

所谓网络互助(也称网络互助计划),是指基于互助原则和互助计划条款形成的通过互联网平台集结的互助社群,社群成员之间按照互助计划条款享受互助权利和履行互助义务。

作为一种契约式团体,其运作的基础在于有一定数量的成员,因而具有天然的流量效应,这一低成本的获客渠道,无论对哪家企业来说,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据公开可得的数据,在上线之后短时间内,网络互助平台的用户数量都有可观的提升。相互宝自不用说,借助阿里的流量,平台开放3天参与人数已超过300万,一个月参与人数超2000万,目前在用户规模上,仅次于水滴互助。

截至2019年7月份,相互宝成员数目已近8000万。2019年6月底上线的美团互助,截至7月31日,其成员数量已超过220万。

表1:部分网络互助平台相关信息

数据来源: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零壹智库

流量聚集效应之外,网络互助由于需要每月进行公示、赔付等环节,对盘活平台现有流量也有正向作用。网络互助老四家之一的e互助CEO雨乔向零壹财经指出:“网络互助在盘活平台流量和提高用户粘性方面的作用,对巨头们是一大吸引力。”

“如果平台用户数聚集起来了,他们是通过互助产品而来的,潜在保险消费客户的比例更大,是后续平台卖保险一个直接的输出口。”一保险资深从业者向零壹财经表示。在获取新流量、盘活已有流量之外,伴随而来的保险业务以及后续的保险牌照获取,更是巨头们梦寐以求的所在。

目前来看,BATJ等互联网巨头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得了保险相关的牌照,但主要集中在保险经纪类牌照。虽然通过卖保险已经给巨头们带来了不少的收益,但蚂蚁们的野心肯定不止于此。

表2:互联网巨头保险牌照统计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零壹智库

此前360互助刚上线时,有媒体报道指出,其在回答有关未来升级方向的话题时,提到“360互助的设计借鉴了很多保险设计原理,为未来升级成互助保险做好了底层准备。”不过,这一说法如今在360互助相关的条例里中已经不见踪影。

从集聚流量、盘活流量到卖保险盈利再到未来的保险牌照、保险生态,基于网络互助而来的商业闭环已经很清晰,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在于先把平台运营好。

第二部分:如何网络互助?

背靠实力强大的母公司,互联网巨头们进军网络互助,被寄予厚望,人们期待着他们能带来网络互助行业的又一波繁荣,进而对保险行业带来改变。但现实是,网络互助平台在经营过程中,依旧有很多难题要去面对。

表3:6家互联网巨头的网络互助计划相关信息

数据来源:根据各个平台公开资料整理,零壹智库

业内人士指出,要做好网络互助,资金、品牌、运营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缺一不可。其中,又以风险管控能力最为关键。

目前,有关网络互助产生的纠纷被归由民事部门管理,不在银保监会的管理范围内。不管需不需要预交费用,对用户而言,都会担心平台出现一夜之间“爆雷”消失的情况,所以,品牌、平台实力,是用户在选择网络互助计划时一个很重要的考量要素,这也是相互宝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大量用户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新入局的互联网巨头们还是网络互助的老玩家,都有对平台“公益属性”、“非盈利”的强调,表示收取管理费是目前唯一与盈利相关联的所在。

以相互宝为例,平台收取互助金的8%作为管理费。虽然平台并未直接公布每期管理费,但根据人均分摊费用的公式,可以计算得出。相互宝平台显示:人均分摊金额=(互助金+管理费—结余)/分摊人数,其中,结余是指最终汇集金额的未支出部分,用于下期分摊。

表4:相互宝往期公示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相互宝平台数据整理,零壹智库

从管理费估算版数据来看,2019年2月份-7月份的12期赔付中,相互宝平台收取的管理费用为1887.217万元。根据平台客服介绍,管理费的使用范围,包括,支付案件调查、审核的相关费用,互助金收、支的相关费用,诉讼、仲裁、公证等费用,以及其他管理及运营费用。

此前,相互宝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相互宝处于亏损状态,并且未来也不会通过相互宝进行盈利。可见,对公益性质的强调,也意味着新入局的巨头们在网络互助平台发展前期需要大量“烧钱”。

而对于网络互助而言,最为核心的即为风险管控能力。从产品设计到调查核实再到赔付,各个环节都考验着平台的风险管控能力。在过去的7月份,相互宝就因为受助人数和对应人均分摊金额的上涨过快而引来质疑之声。

截至2019年7月份,相互宝共发布18次公示,1-5月份每期需要救助的人数基本为个位数,而6、7月份的四期公示中,所需帮助成员数量大幅上升。举例来看,7月份第2期为496人,5月份同期需救助32人,前者为后者的15.5倍。相应的人均分摊额度也大幅上涨,7月份第2期为1.48元,5月份同期为0.13元,前者为后者的11.4倍。

对此,有相互宝用户指出,有些受助对象是“刚过等待期就患病”,可能存在“带病投保”、“骗保”的情况,对平台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质疑。之后相互宝方面对外做出回应表示,随着成员总数的增加,大数法则开始发挥作用,相互宝成员的重疾发生率会开始接近社会平均水平。回应中也提到,相互宝每一个互助案件,都会由专业的调查机构进行严格的实地调查,相互宝也会在调查完成后对互助案件进行复审、终审。

从公开信息来看,网络互助平台的赔付流程,一般有如下几个关键环节:发起救助——调查核实——赔付公示——赔付。其中,调查核实环节是关键的风控步骤,一般平台会请独立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案件核实。同时,互助平台还加入“陪审团”制度,由会员组成的陪审团对公示结果进行投票。不过,目前来看,陪审团制度的效用也存在商榷空间。此前,相互宝出现的“拒赔”案例,也引发了舆论对陪审团制度相关的质疑。

一位网络互助核赔从业者向零壹财经指出,目前网络互助计划的陪审团制度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因为陪审团成员很大比例是普通老百姓,对相关的概念规则都未必弄得清楚,很多时候无非就是“跟着感觉走”。“但应该说,在现阶段,陪审团制度也是各方利益平衡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该从业者补充道。而蚂蚁金服副总裁尹铭也在3月份的公开信中坦陈,相互宝的赔审团机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三部分:谁需要网络互助?

巨头们席卷而至,市场看到了网络互助在这个时代展现出的巨大的商业空间。然而,商业价值之外,网络互助的社会价值才是它存在的根基。

网络互助刚在我国出现的时候,由于其“类保险”的特质,不管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会有意无意将之认为是保险产品。随后,监管部门出于风险考量,将网络互助与保险界限进行严格区分。2015年10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互助计划”等类保险活动的风险提示》,明确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的区分。

然而,直到今天仍有消费者会将网络互助产品联系为保险产品,特别是相互保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产生,除了保险知识、保险意识不够之外,部分网络互助从业者在对外宣传平台的时候,也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e互助雨乔指出,“目前行业内还存在着一些现象,就是会将网络互助宣传得好像保险产品一样,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他强调,网络互助和保险是两种不同的风险管理手段,“互助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局限性就是说,互助只能用来做一些简单的单一风险的管理,并不能够去胜任复杂风险的管理。”

从保险起源来看,网络互助更多的是属于广义上的保险,区别于现代的商业保险。

在上述原保监会发布的文章中提到,“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其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一方面,大多数“互助计划”只是简单收取小额捐助费用,与保险产品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质;另一方面,相互保险则通过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遵循保险经营的等价有偿原理,财务稳定性具有充分保障。

2015年以来,在监管引导之下,网络互助平台都开始强调自己的公益性质。网络互助虽然不是保险,但作为商业保险和社保之外的一种保障体系的补充,其价值还是广受认同,特别是我国的商业保险的普及率历来很低。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提到,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主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与自筹资金应对家庭重大疾病费用支出,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率不足10%。

除了国民保险意识淡薄之外,昂贵的保费也是将人们阻拦在商业保险门外的原因之一。“以30岁男性为例,10万保额的重疾险市场价格在2000-3000元,取个中间数大概2500元,50万的话,年保费就是12500元。”一保险从业人士向零壹财经介绍道。

而这些,毫无疑问,是网络互助的市场空间和价值所在。

  • 分享
(编辑:丨本文链接:https://www.isz.org.cn/news/9/3/10199.html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创会精神: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互联网应用在中国、中国互联网看深圳(2014年2月初注册isz.org.cn)我们带领深圳企业一起走向全中国、一起走向全世界!!!
更多学习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学会》公众号

欢迎加入学会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成为会员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