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依托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进行了排名。这个最新排名中,4个一线城市的排序有了变化,由“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不同机构发布新的城市排名,由于各家机构的评判指标不同,每一次的城市排名也总会引发一些争议,此番也不例外。但这份榜单的评选思路,却对城市发展有一定启示。
与以往纳入考量的经济发展、区域交通、自然环境等常规“硬”指标不同,此次排名采用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做评判,尤其是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这三条,完全是一种动态思维,代表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城市发展要有自身特色。以北京、上海、深圳这三座一线城市为例,我们经常会在不同场合听到对城市的不同概括,比如很多创业者曾向笔者提及,北京有资源,上海有资本,深圳的政策宽容度非常高,这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也是每座城市吸引不同人才、企业和产业的核心所在。各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已有的特色,也要去挖掘可以成为特性的部分,助力城市在新一轮发展中找到新机遇、新能量。
城市发展需要人,如何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去吸引人,是放在不同城市面前的填空题,有着极大的自主性。什么样的城市适宜人生活、居住、发展?其中肯定不能忽略人的需求。城市人活跃度能很好地反应这一点,包括细分项“夜间活跃度”,这个指标不是简单的某些场所的夜间消费能力,而是城市便捷度的直观体现。
此次一线城市的排序变化中上海超过了北京,报告中明确提到的一点是北京的城市人活跃度指数比去年下降了一位,而上海在这一点具有先天的优势——上海街头随处可见的咖啡馆、24小时便利店,一直被视为城市活跃度高的指标。
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中,我们听过逃离北上广深的故事,也听到过重返北上广的故事。这种的逃离和重返,是一种新情况,可以看作是当城市的特点日益显现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同城市的特点,并愿意在综合衡量工作和生活等元素之后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城市和个人在双向选择中形成的动态流动,实际上就成了一种新的供需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的城市如何看待城市标准中的城市人活跃度,理解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诉求,究竟哪些元素会促使他们愿意放弃自己所在的城市到一座新的城市寻找发展,值得不同城市管理者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线的15个城市名单中,南京、杭州、成都、西安和武汉等都曾在过去两年相继出台人才新政,吸引高校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落户。但按照这份城市排名给出的标准,抢人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人留下来,还是要看城市能给予人们提供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可发展空间,这包括又不仅限于良好的创业氛围、工作环境、生活舒适便捷度等,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比如深圳的商业魅力指数在今年超越了广州,很被看好的一点是它的城市包容度以及所培育出的创新土壤,不断向年轻人释放出善意。
当然,所有过往皆为序篇。与其说这是一份城市排名,不如说它在对城市现有指标打分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指出了一个新方向。不管这些指标是否准确,但各个城市如若可以立足现有资源,从创造城市活力的角度去挖掘自身的特点,形成多元、包容的性格气质,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城市生态,那么都有机会成为“更理想”的城市,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