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意义:出版必走之路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技术正在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颠覆着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在数字出版领域,人工智能带来了一系列创新应用,给新闻出版业的生产、编辑、服务模式也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为传统出版业从内容提供商向知识服务商、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了无限可能。
“近10多年来,新闻出版业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互联网出版逐步走进大数据出版新时代,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突破既有的媒体形态与内容供给,适应新变化,调整新战略是数字出版模式创新的路径之一。未来,变革将会持续推进,尽快了解这些新技术、顺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思维与模式上创新应用,是新闻出版业赢取未来的保障。”论坛上,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对上述观点达成了共识。
“大数据是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分析、存储、使用、开放、服务等多环节构成的信息服务技术链,是信息化时代传统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重要的技术支撑。”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新闻出版业要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大数据战略发展要求,作为出版的核心任务。柳斌杰认为,出版走向大数据,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是必须走的一条道路,“如何去走,不是坐而论道,只说不练,而是要立即行动,真抓实干”。
柳斌杰认为,出版业大数据发展要纳入国家整体战略,统一推进。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新闻出版业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推动新闻出版业向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转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新闻出版业运用大数据水平;加大数字版权及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增强出版资源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在出版观念、出版方式、出版流程、出版产品、出版服务、出版消费方式等6个方面进行改变和转变。同时,新闻出版大数据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大数据,要注意把握两种性质、两个效益,在用好传统出版经验和机制基础上,建立预防风险机制,使新闻出版业沿着中央确定的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新闻出版业是生产和传播各种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数码符号等形式存在的信息产品,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的特殊产业。”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认为,数据是新闻出版业生产活动的直接成果,更是巨大的富矿与核心的资源。“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也将成为各类媒体和出版机构提升传播力、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关键要素。”慕德贵表示,把握好大数据时代与新闻出版业变革的对接点,运用大数据和科技创新的成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业务和提高生产的精准度,是推动新时代新闻出版业持续蓬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
使用:以需求为导向量体裁衣
大数据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入的,出版领域也正在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会专家纷纷表示,相信大数据,但不能迷信大数据,要理性看待大数据。
“互联网带来的资源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对当今传统出版业的影响是普遍而深刻的。”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在“坚守与变革?遭遇大数据时代的传统出版业”的演讲中表示,互联网技术改变着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也改变着传统出版业的出版模式和发展方式。
“要以需求为导向理性使用大数据,离开了实际需求,空谈大数据没有意义。”在张立看来,现在出版单位纷纷申请建设大数据平台,似乎概念大于实际应用。张立认为,对出版企业来说,小数据亦有其用武之地,出版企业要明确需求,量体裁衣。看用户到底需求是什么,能不能有付费的用户。“这是传统出版业转型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张立坦言,决策者需要培养大数据思维,借助大数据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企业的产品建设和推广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以此提高企业运转效率。
对此,万方数据总编辑王异表示认同。在王异看来,目前新闻出版行业的痛点在于,定量思维,数据决策严重匮乏,选题策划等更多依赖于经验,产品与服务无法数据化。她认为,要从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这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王异说:“数据往往比流程更重要,这一点对于新闻出版业尤其关键。”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战略官韦青在“万物重构——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的理解可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种基本能力”。一个中心是以应用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计算机科学与脑神经科学综合发展,三种能力是基础能力、通用能力、行业能力。在他看来,大数据只是一种过程,最终要实现社会的智能化,中间有很多路径要走。“它的路径是什么?我们如果不能把握它的路径,在走的时候,方向不会那么准确。当方向不准确的时候,我们走的力度再大,也可能会走弯路。要以人为本,技术不是拿来吹的,是拿来用的。”韦青说。
作用:赋能、强化和价值再造
如何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放生产力,重构生产关系?
互联网技术与各个方面的深度结合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出版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必须要用系统的方式展现现在,预测未来。在国家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彭铁元看来,新闻出版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融合,带来了产品、流程和传播方式的转型升级。
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黄丽媛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新闻出版行业的重要作用是赋能、强化和价值再造。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专家胡亚昆认为,出版业要重视大数据这个钻石矿。“通过出版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了解读者的需求,然后针对需求,精准地出版相关读物,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胡亚昆说,也可以通过分析读者的行为,然后针对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营销,推荐他们希望读到的读物,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胡亚昆坦言,如果政府大数据、读者大数据、出版社大数据这3个大数据实现融合,将提高出版业总体的效能。
事实上,产业格局变化的过程当中,大数据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些企业还躺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故步自封,彷徨观望时,一些企业已经投身大数据的海洋中开始遨游。大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顾晓华在“专业出版社大数据应用的思索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中说,大数据应用于新闻出版业的原理包括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进行数据采集、知识标引、知识计算、模型建构和提供大数据服务。
大地出版传媒集团目前正按照知识化、IP化、平台化、产业化四化建设实施转型发展。在顾晓华眼里,数据类型可重点分用户数据、内容数据和交互数据,“作为专业出版机构,就是要以内容数据建设为主,按照标准化、全面性和创新性的原则构建自身的数字内容资产系统”。目前集团开发了中国地质专业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平台涵盖学科数量23个,知识体系层级4至7层,词条达到38042,内容数据200多万条。顾晓华说:“平台正处于向国家资源行业大规模推广,大范围营销的过程中。期待着大数据技术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知识服务和精神文化食粮。”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