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要闻 > 热点话题 > 互联网+升级 健身成社交?

互联网+升级 健身成社交?

  • A-
  • A+
来源:广州日报    2018-07-19
  • 分享

今年上半年以来,有公开数据显示,多款运动应用获得资本的青睐。不同于早几年,只是单调地计步、跑步公里数、测算心率等,如今互联网+运动的功能已变成一种社交、一种潮流。此外,厂商们亦意识到,未来要让互联网+运动行业深入发展,生态闭环是重要的手段,因此,众多厂商开始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的融合,务求采用亮眼的、具有科技感的运用配件,配合软件应用,来吸引用户以及投资者的眼球。

健身App获资本青睐

线上+线下融合

据悉,国内运动科技公司keep日前宣布完成了1.27亿美元D轮融资,此前,它共完成五轮融资,累计融资6000万美元。互联网+运动早在十年前已成为移动行业的焦点话题之一,与运动相关的互联网应用、数码产品层出不穷。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运动健身行业至少有8家获得融资,其中有5家与移动互联网密切相关,业务领域主要属于线上应用、互联网技术,其中3家则拥有线下健身房,亦是将传统健身与互联网、智能化相结合。

当前互联网+运动的模式大多数已走向线上+线下,其中有的先从线上起家,再推出硬件、设立健身房;有的则是先有线下健身场地,再从其中融入互联网元素,包括在健身房通过手环、跑步机、手机对运动数据进行检测,收集这些数据并生成个人运动数据反馈给用户,随后定制个人课程、视频,甚至科技硬件。

从风投的背景来看,其中不乏资本巨头,例如Keep此次D轮融资是高盛集团领头,腾讯、贝塔斯曼亚洲基金等跟投。早在今年4月,阿里体育宣布完成A轮融资,超过12亿元人民币,估值超过80亿元人民币,该轮融资由云锋基金领投。它还宣布战略并购互联网健身运动品牌乐动力,这是阿里体育第一笔全资收购。

国内部分大型的互联网+运动应用,如咕咚、悦跑圈等亦完成了C轮、C+轮融资。随着全民健身的观念日益深入,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运动健身的行列,互联网+运动应用将会更受资本市场青睐。

运动变社交 成个性化定制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不断推进和技术的提升,互联网+运动健身已经从当初的单纯测量步数、检测心率、测量卡路里等,逐渐走向类型细化、数据深度分析、个性化定制以及社交属性细化,在这一年多时间内,更加入了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AI)。   

据了解,已升级到第三代的Apple Watch配合WatchOS 4已经可以可“主动”地完成运动感知与监测,也就说你佩戴智能手表进行运动,无需提前设置运动类型,它就能根据内置感应元件感知你当前正在做什么类型的运动,从而开始计算运动时间、运动量。

记者了解到,未来全新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中,运动不再是个体,会变成一种“社交”,例如你跟小伙伴一起在健身房骑单车或练瑜伽,首先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发起“挑战”,对方的设备上同时能收到邀请,在设定挑战时间后(5天或者7天),谁完成的目标更高就能获得勋章。又比如在一款应用里,记者发现,当中有个社区的功能,用户可在里面图文并茂地“晒出”自己的运动装备,分享运动饮食、成果、运动心得等。设备商表示,希望利用这种方式来鼓励更多人做运动,让运动、健身不再枯燥、单一。

在数据大量采集后,厂商与应用开发者亦开始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当然,这也是贴合用户的运动需求,有锻炼者表示:“简单地告诉我跑了多少公里、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作用不大。我们更需要的是告知每天的运动量应达到多少才有效”。因此,设备商会结合移动手机端的应用,提供每天、每周、每月等不同时间段的锻炼计划提醒、目标设定,并且可以精细到根据锻炼者要求的不同效果,比如是减脂、塑形、肌肉锻炼还是日常健身等来提供训练指引。

未来:

硬件与软件深度交互

运动融入社交元素是众多科技企业选择的方向,然而,这仅是开始,因为只有建立生态闭环才能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生态闭环的两大元素:软件+硬件,两者捆绑逐渐成为业界“共识”。

前几年,互联网+运动仍是“简单粗放”地发展,硬件与软件是自家顾自家,这让双方都变得尴尬。一方面是应用软件“变现”困难,因为许多运动健身App都是支持移动手机端或平板端免费下载使用,虽然有些App因较为人性化的功能能够获得用户黏度,但是盈利模式却成为瓶颈。另一方面,对于硬件产品,大部分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消费者群体中“一脑热”的购买之后,随后被闲置在家中,因为它只能简单地与手机连接,完成计时、计步、时间提醒等简单的功能,更不要说升级换代。

经历了行业洗牌与市场检验后,有厂商以及创业团队意识到,软件与硬件、课程的深度融合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近日App Store公布的数据显示,自从Apple Watch发布以来,健康关怀类App的下载量增加了75%,Keep、One Drop糖尿病管理、Yoga Glo等App备受用户关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智能硬件与软件应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有互联网+运动的创业人士认为,真正的智能运动健身是将整体的过程与结果紧密结合,做到实时的检测和反馈,将采集的数据辅助课程的优化和更新。简言之,就是要做数据分析——根据硬件采集到的数据,实时显示的同时给予用户运动建议与规划。比如有一款智能跑步鞋,可以通过内置的智能芯片记录每天运动数据、卡路里消耗,自动区分走路、健走模式等,并且通过App界面显示出来,绑定App后,还可定制有氧健走燃脂等专业课程以及实时语音指导。

在物联网趋势下,家中、健身房的运动器材都能与移动设备互联、及时采集数据,甚至传到云端进行分析,这让互联网+运动看到更多的空间与前景。然而,有长跑专业户却提出了一个本质的问题,运动硬件在深度考虑外观设计、互联功能的时候,最好能兼顾到硬件的续航,“尤其是使用于户外的可穿戴运动硬件,长续航性是相当必要的”。

互联网+运动还需扎实的产品为基础

互联网运动与社交融合,无疑是当下流行的话题。尤其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马拉松、健身、瑜伽等运动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一种社交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互联网运动以及可穿戴厂商经历过上轮的行业洗牌后,逐渐摸索到盈利模式,但这仅是新一轮行业竞争的开始,因为大部分运动与社交融合方式仍处于简单的领勋章、交流经验、晒成绩单等的阶段,如何能让这种社交形态深入是行业值得探讨的方向。

另外,利用线上付费课程、推进消费者在智能硬件、穿戴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打造线下健身房等模式,是科技品牌、创业团队打造线上线下生态,现实模式“变现”的主流手段,然而,记者留意到,部分互联网健身产品打造所谓自身品牌的运动鞋、运动内衣、跑步机、运动手环等,无论从外形设计、产品材质,还是运动性能方面仍未如理想,这又怎样能让市场买单?

有国内的互联网运动健身创业团队曾坦言,希望能将品牌打造成如当今数个全球一线运动品牌,让外界提起时不再认为是一家互联网应用公司。纵观目前全球一线运动品牌,除了不断强调运动是一种时尚和生活的态度、理念外,归根到底,需要扎实的产品质量、时尚外形设计以及良好的运动性能为基础,然而,这些都是对互联网运动创业团队、科技厂商这类运动领域“新手”,在上下游供应链整合、品牌打造上的内功考验。

  • 分享
关键词:互联网学会        健身App       移动互联网        运动数据        Keep      马拉松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创会精神: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互联网应用在中国、中国互联网看深圳(2014年2月初注册isz.org.cn)我们带领深圳企业一起走向全中国、一起走向全世界!!!
更多学习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学会》公众号

欢迎加入学会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成为会员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