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原标题:一部电影可用到3种以上融资方式,文化产业贷款态势良好
在8月16日银行业协会发布的《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这部影片囊括了3种以上融资方式,其中包抵质押贷款、联合投资和保底票房等多种融资方式。
《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末,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21家主要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7260.12亿元,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银保监会将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进相关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处长李晓文在发布会上表示。
《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21家主要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平均增长率为16.67%,而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率为13.69%,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增速高于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2.98个百分点。
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报告》调查的111家银行中,有45家银行针对文化产业开发了创新信贷产品,占比40.54%,发行创新产品较多的有中国银行、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创新产品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为6.11%,较1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上浮约25%;创新产品加权不良贷款率为0.32%,明显低于同期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1.74%。
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有58家银行针对文化企业创新了服务模式,占比52.25%;在21家主要银行中,有19家银行创新了服务模式,占比90.48%。
潘光伟指出,针对文化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规模小、高风险、抵质押难的特点,银行业积极作为,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
潘光伟建议,一是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构建文化金融支撑平台;二是政策协同发力,改善文化产业融资创新环境;三是发挥协会作用,助力银行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报告》指出,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三大瓶颈:一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抵质押通道不够完善;二是银行文化专营机构的发展还需原生动力;三是文化市场经营仍然不够规范。
对此,《报告》认为,应当构建文化金融支撑平台。具体而言,推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交易、管理、处置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是破解当前银行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瓶颈的最重要的手段。
此外,《报告》还认为,需要强化财政、监管、行业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撑体系,打通企业需求与信贷产品之间的标准化接口。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马峰说,金融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欢迎银行业机构针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特点,特别是目前信贷融资的瓶颈环节、薄弱领域,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更多适用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资方式。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