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自媒体借滴滴事件产生大量10w+爆文
这几天,滴滴顺风车事件引起全民关注。不少自媒体纷纷抓住热点,生产了超过200篇的10w+爆文。这些爆文中,95%以上是指责或讽刺滴滴顺风车不作为,呼吁关停,或干脆呼吁大家停止使用滴滴的。
很难说这当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因为愤怒而发声,又有多少人是纯属事发之后蹭一把热点,以便拿到更多流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后者不在少数。
从来,做一名键盘侠,站在道德高地对社会事件发表激扬言论都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当我们指责完了,流量、爆文、10W+和刷屏也都有了,然后呢?如何既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同时又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问题谁来解决呢?
新媒体从业者应倡导理性思考
公众事件面前,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让事情产生一个更积极、更有希望的结果,而非一味关注“流量”和“获利”。
当今时代是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新媒体从业者拥有天然的话语权,且这种话语权很容易影响到更多人。新媒体从业者们更应该渐渐形成一套在业内能够达成共识的“伦理观”以及“职业操守”,尤其是在公众事件面前。
而现在,我们可以试着把这种新媒体人的“职业操守”更具体化一些——在面对一个可能影响到我们所有人的公众事件时,倘若还没有人发现问题和指出问题,那我们就应该站出来,发现和指出问题所在。
而当所有人都已经瞄准了这个问题,甚至已经形成情绪时,我们就不应任由情绪继续泛滥,而是更应该思考和引导大家思考:到底如何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滴滴产品发展和运营策略失误
如果立场放到产品发展和运营的角度来看,滴滴顺风车其本身的定位和长期运营策略之间,就存在诸多矛盾和不清晰。一定意义上,这些矛盾和不清晰可能也导致了顺风车生态中,劣币驱逐良币,乃至最后优质司机越来越少。
具体一点讲,顺风车背后可能存在两类需求,一是希望路途中找人聊天解闷的需求,或称所谓“社交”,二则是纯粹地把顺风车当作一种廉价出行方式。
一直以来,滴滴顺风车面前都有着两条产品发展路线,一是偏向“社交”,如果走向此途,运营重点将是司乘双方的身份标签确立、审核、质量保障和匹配,进一步可能延伸到头像、个人主页、身份标签等。
二则是“C2C用车”,如果是这个导向,运营重点则是如何尽可能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重点将围绕路线匹配、服务流程优化、价格策略等展开。
然而,滴滴一直以来的立场,则显得很模糊,导致了其运营策略、防风险机制等都无法做到极致。甚至,当两种需求并存的时候,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优质司机慢慢流失。
在这样的运营策略导向下,顺风车生态下的司机大多数都将是“非优质社交型”司机,也就必然会有更大概率出现风险型事故。
如果抛开“社会道德”等层面的指责,只从产品发展和运营策略的层面上来思考,也许这才是真正值得滴滴内部反思的问题。
滴滴事件也是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
此事过程中,滴滴官方有着不可推卸、不容回避的责任。但如果理性地看,事件背后还牵涉到一些社会问题。
长期以来,关于“出租车司机生存现状和压力”、“黑车乱象”、“底层边缘群体犯罪”等现象其实一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它不会因为滴滴的出现就被放大或加剧,也不会因为滴滴消失就随之消失,在很长时间里,它都会长期存在。一定意义上,滴滴顺风车事件正好在这个时间节点下,成为了一类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
结语
滴滴事件是多重因素导致,滴滴公司管理者应该调整未来的管理策略,同时,社会也要对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加强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
最后,希望这个时代有了更多“话语权”的你我,对社会公共事件多一些理性、思考和坚守,少一些蹭热点、赚流量的动机。
同时,对犯罪新闻采取节制性的报道态度,不过度挖掘细节,不僭越职能,形成媒介审判。
参考资料:
黄有璨,《关于滴滴顺风车事件的几点思考》,虎嗅网,2018年8月28日。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